污水處理過程中,曝氣生物濾池出現大量泡沫是一個常見的運行問題。這些泡沫不僅影響處理效率,還可能預示著系統出現了故障。本文將詳細分析曝氣生物濾池泡沫產生的原因及相應的處理方法。

泡沫產生的原因
1. 啟動泡沫
在曝氣生物濾池啟動初期,污泥對污水水質不適應,加上污泥量較少導致污泥負荷較高,容易形成泡沫。同時,污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質在曝氣作用下也會形成泡沫,但隨著活性污泥的成熟,這些物質被生物降解后,泡沫會逐漸消失。
2. 生物泡沫
這是由于絲狀微生物(如諾卡氏菌)的異常生長引起的。這些微生物細胞中含有大量類脂物質,具有極強的疏水性,密度較小易漂浮到水面。
它們呈絲狀或枝狀,易形成“網”,能捕掃微粒和氣泡,形成穩定的泡沫。與泡沫有關的微生物大部分呈絲狀或枝狀,易形成“網”,能捕掃微粒和小氣泡等,并浮到水面。
3. 反硝化泡沫
當系統進行硝化反應時,在沉淀池或曝氣不足的地方會發生反硝化作用,產生氮氣等氣泡帶動部分污泥上浮,形成泡沫。
4. 表面活性劑泡沫
污水中的洗滌劑、淀粉、蛋白質和油脂等表面活性物質在曝氣的攪拌和吹脫作用下形成的。
泡沫的控制與消除方法
1. 物理方法
噴灑水:使用高速噴灑的水流或水珠打碎浮在水面的氣泡,是最常用的物理方法。這種方法能暫時減少泡沫,但不能根本消除泡沫現象。
2. 化學方法
投加消泡劑:可采用具有強氧化性的殺菌劑,如氯、臭氧和過氧化物等。還有利用聚乙二醇、硅酮生產的市售藥劑。
但需注意,藥劑過量或投加位置不當,會大量降低反應池中絮成菌的數量及生物總量。
投加絮凝劑:如PAC、PAM、聚合氯化鐵等,可增強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,使之容易在沉淀池實現泥水分離。
3. 生物與工藝調控方法
降低污泥齡:通過降低曝氣池中污泥的停留時間,抑制生長周期較長的發泡細菌的生長。有實踐證明,當污泥停留時間在5~6天時,能有效控制Nocardia菌屬的生長。
調整運行參數:加強曝氣強度,提高混合液DO濃度;調整pH至7.0-7.2;控制進水溫度;保持污泥負荷相對穩定。
回流厭氧消化池上清液:這種方法能抑制絲狀菌的生長,但由于上清液中含有高濃度好氧底物和氨氮,可能影響出水水質,應慎重采用。
投加特別微生物:一部分特殊菌種可以消除Nocardia菌的活力,其中包括原生動物腎形蟲等。
增設選擇器:通過創造各種反應環境(氧、有機負荷或污泥濃度等),選擇優先生長的微生物,淘汰其他微生物。
曝氣生物濾池出現泡沫問題時,操作人員需根據泡沫的顏色、粘度等特征準確判斷類型,選擇有針對性的控制方法。通常情況下,多種方法結合使用可獲得更好的效果。同時,加強日常監測,預防泡沫問題的發生,才是保障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的關鍵。

